近日,北京雍和宮北院墻外的六棵桃樹盛開,成為今春新晉網紅打卡地,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拍照賞春。據本報報道,不少游客不滿足于在桃樹下取近景,便趁著路上車少或十字路口紅燈時,舉著相機手機橫穿馬路,站在對面的馬路牙子上,在幾乎擦身而過的車流邊完成拍攝。有的博主在社交平臺上還將“馬路對面立交橋下人行道(并非人行道)”推薦為最佳機位,“拍全景和遠景絕了”。

最佳機位?橫穿滾滾車流而找的機位談不上佳,只有危險可言;最美圖片?破壞交通規則拍出的圖片,美的背后是行為的不美。
美景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也測出了一些人的公德意識。值得關注的是,別的打卡地同樣存在不文明現象。去年,東直門附近一棵大樹突然“火”了,不少市民為了拍到滿意的“大片”,站到斑馬線上取景,全然不顧來往車輛。在公園,為了追求漂亮的構圖,被拍攝者經常拽動樹枝,拍攝者要么踩進草叢中要么爬到墻上樹上;有的隨意攀折花木,或插在頭上,或塞進包里帶回家欣賞。一邊是美麗的桃花春景,一邊是無視規則不講文明身影。人面桃花相映紅,對那些不文明的人而言,應該感到臉紅。
美需要距離,也需要邊界。近些年來,一些網紅博主為了粉絲和流量,頻頻挑戰道德甚至法律底線。推薦雍和宮北院墻外的桃花美景時,就有博主直言:在桃樹一側的人行道上只能花下近距離拍攝,無法呈現人、桃樹和寺院院墻相映成趣的全景,只有到馬路對面才能拍到這幅景致。加之一些網絡平臺把關不嚴,導致這些網紅作品產生了不良的示范效應,有的游客在模仿時便抱有從眾心理。
打卡地有讓人“不得不去”的魅力,打卡人更要有不得不遵守規則的意識。橫穿公路拍照的人危險,被拍的人也不安全。因為桃樹一側的人行道上還擺放著一排共享單車,有些被拍的人干脆站在了馬路上。短短十分鐘內,共有十余人違反交通規則,冒險拍照。且不說拍出的照片是不是美,就說萬一出點危險,只怕后悔都來不及。主干道上車水馬龍,對正常行駛的司機安全也構成一定的威脅。
對這種短期的打卡地,城市管理部門要有相應預案,比如通過設置宣傳牌或引導員等方式,提醒游客守住安全紅線。當然,負責道路交通安全的執法部門也要保持關注,必要時對橫穿馬路妨害交通安全的拍照者予以警告或依法處理,形成震懾。
關鍵詞:
打卡網紅美景
破壞交通規則
斑馬線取景危險性
模仿拍照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