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大幅下滑,但除了2020年以外仍是最高。
作者 | 國勝
編輯 | 小白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4.57億,同比增長4%,實現歸母凈利潤4.2億,同比下降45%。
利潤持續大幅下滑,改性塑料龍頭發生了什么?我們這就來探究一下。
醫療健康板塊盈利理性回歸
金發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綠色石化產品、新材料產品和醫療健康產品,主要原材料為聚烯烴樹脂、苯乙烯樹脂、工程樹脂、丙烷、碳四等大宗化工產品。
兩端都與石油價格波動有關,因此公司的業績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這也解釋了公司2004年上市以來營收穩定增長,但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
不過,2021年公司利潤雖同比大幅下滑,但仍是除2020年外歷史上利潤最高的年份。
(一)原材料層面分析
2020年,石油價格大跌,位于歷史低位。
然而2020年石油價格跌得有多兇,2021年漲得就有多猛,2022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石油價格繼續大幅上漲,達到近年來的新高。
(WTI原油期貨5年內價格走勢圖$/bbl,CNBC)
持續上漲的石油價格已經成為所有化工企業的痛,金發科技自然也有影響。
石油價格的傳導有一定的時間差,但2021年公司主要原材料聚烯烴樹脂、苯乙烯樹脂、工程樹脂、丙烷和碳四的平均采購價格仍分別同比上漲7.6%、31%、58%、49.7%和47.4%,遠大于2020年的原材料采購價格降幅。
(來源:公司公告)
2022年一季度,公司新材料產品和綠色石化產品主要原材料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分別同比增長94%和40%。
(來源:公司公告)
除原材料價格暴漲外,2021年全球集裝箱海運擁堵、進出口海運費用高企直接導致進出口運費大幅增加,這些都會對公司利潤帶來壓力。
(二)醫療健康板塊盈利理性回歸
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滑了9.2個百分點,至16.6%,2022年一季度略微回升至16.9%。
分業務來看,2021年公司改性塑料、新材料產品和綠色石化產品的毛利率分別同比下滑6.5、5.8和7.2個百分點,較為接近,而醫療健康產品的毛利率卻同比大幅下滑60.8個百分點,至15.3%。
可見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9.2個百分點的原因除成本上漲外,還來源于醫療健康產品的超額利潤沒有穩定持續。
2020年疫情突襲,口罩等防疫用品極為緊缺,自然是要多賺錢有多賺錢,2020公司醫療健康業務毛利率高達76%,實現營業利潤20.6億,占到公司營業利潤總額的23%。
而到了2021年,隨著疫情常態化,醫療健康產品雖逐步轉變為必備的防護用品,需求仍較為旺盛,但隨著行業擴產,供需關系異位,價格回歸常態,行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這都是預期之內的事情。
2021年公司醫療健康產品實現營收15.3億,同比下滑44%;實現營業利潤2.3億,僅剩2020年的11%。
當年,上半年實現營業利潤3.1億,高于全年,說明下半年醫療健康產品營業利潤和毛利率已經為負。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曾于2020年10月開工建設的“400億只高性能醫用及健康防護手套生產建設項目”建成一半后也只能按下暫停鍵。
目前來看,短期內公司醫療健康業務恐難有起色。長期看經過一輪嚴冬,中小型口罩、手套企業被逐步淘汰后,產能較大、品質穩定的大型企業終將會獲得市場平均利潤,公司前期的投資也才會得到回報。
除醫療健康產品之外,2021年公司綠色石化產品的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7%,僅剩3億,是公司利潤下滑的另一個原因。
而公司主力業務——改性塑料,連同新材料業務作為非標定制產品,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將成本壓力向下游轉移,利潤表現相對較為穩定。
其中,改性塑料業務營收和營業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4%和下降6%,而新材料業務營收和營業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1%和29%,表現較為優秀。
總結來說,2021年公司利潤大幅下滑,與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毛利率下降有關,更與醫療健康板塊盈利的理性回歸有關,都是很容易通過數據推算出來的。
改性塑料地位穩固,新材料是第二引擎
改性塑料板塊包括原改性塑料和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其中改性塑料方面,公司依舊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生產企業,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的產銷量也穩居國內行業第一。
2021年,公司改性塑料實現銷量156.3萬噸,同比增長11%,增長穩定。
其中車用材料方面,公司保持著主流汽車企業全球主要合作伙伴的地位,尤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開發出多項新產品。
2021年,國內乘用車銷量僅同比增長3.3%,而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銷量同比增長148%。公司也沒浪費這次機會,實現車用材料銷量61.8萬噸,同比增長27%。
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方面,2021年公司實現銷量18.2萬噸,同比增長31%,維持著多年的高速增長,2017-21年銷量CAGR達到30%。
2020年中國產生的廢塑料約6000萬噸,回收量僅約1600萬噸,總體回收率不足30%。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是解決塑料廢棄物污染、加速再生產業升級的關鍵,市場空間巨大,行業發展已進入快車道。
公司已經建成60余個資源回收網點、以及6個前處理車間,廢塑料處理能力達12萬噸,再利用產品已實現對食品級PP、PE新塑料的同等級替代、以及在高檔汽車內飾件的應用。
新材料產品包含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種工程塑料、碳纖維及復合材料,2021年新材料產品毛利率為33.9%,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業務,也是公司增長較快的業務,2021年實現銷量10.2萬噸,同比增長29%。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隨著國內雙碳戰略的推進和“禁限塑”的實施,國內可降解塑料需求快速增長,引來更多資本布局可降解塑料項目,市場競爭有所加劇。
但公司擁有先發優勢,位于全球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商的領跑陣營,目前已有PBAT樹脂年產能18萬噸,2021年受限于產能爬坡,最終實現銷售8萬噸,同比增長22%。
特種工程塑料方面,公司是國內品種最多、產業化規模最大的企業,也是國內特種工程塑料領域的領導者,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其中,在LED照明和顯示支架、電子連接器等細分行業,公司均已成為國內最大、最強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同時,公司5G通信高速連接器用的LCP材料的應用推廣處于領跑地位,該產品的成功研發和產業化,也使公司成為繼PA10T之后又一特種工程塑料品種國內最大的供應商。
2021年,公司特種工程塑料實現銷量1.8萬噸(其中LCP銷量0.3萬噸),同比增速高達69%。
加速上下游一體化
公司的發展戰略是“強化中間,夯實兩端,創新引領,協同發展”,通過上面的分析,公司的兩大塊中間業務保持著穩固發展。
未來公司重要的事情之一還是要進一步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的一體化,以降低公司生產成本和增厚盈利。
聚丙烯是公司改性塑料業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ABS是改性塑料和新材料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丙烯腈是丁腈手套的上游,近些年公司一直在向上游擴展以解決原材料供應問題。
2019年6月公司收購的寧波金發具備60萬噸丙烯產能,其在建項目“120萬噸/年聚丙烯熱塑性彈性體(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將打通“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產業鏈,解決公司聚丙烯原材料供應問題。
2021年公司又收購遼寧寶來,其擁有在建年產60萬噸ABS產能及其配套裝置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從丙烷脫氫-丙烯腈-ABS的一體化產業鏈,解決丙烯腈和ABS的原材料供應問題。
截至2021年底,寧波金發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12.4億,完成概算總投資的18.2%;遼寧寶來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71.7億,完成概算總投資的76%。
除了收購這兩個公司之外,公司2018年還以7.5億投資了廣東金奧商業保理有限公司(金奧保理),持股50%,2018-21年該合營公司的凈利潤一直在2000萬左右,公司在金奧保理上并沒有賺到什么錢。
公司也認識到這項業務對主業助益有限,反倒成了個燙手山芋。2021年11月,公司與金奧保理另一股東奧園資本簽訂協議,約定將金奧保理50%股權以原價7.5億賣給奧園資本,但對方未及時支付股權轉讓款。
隨后,公司又發現金奧保理應收款項存在無法收回、后續經營存在重大虧損風險,因此對其長期股權投資做出3.0億的減值損失,這也是公司2021年利潤下滑的另一個原因。
可見,對非主業的業務進行投資風險還是很大的,而持續的專注主業才是正道。
現金流吃緊,仍堅持分紅
2021年,公司收購遼寧寶來之后,在建工程金額大幅增加72.2億至84.8億,2022年一季度在建工程繼續凈增長13.1億。
公司目前在建工程眾多,除寧波金發項目、遼寧寶來項目、手套項目等大項目之外,還有較多其他建設技改等項目,未來幾年內資本開支金額不會少。
(來源:公司公告)
2015年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為136.3億,累計資本開支為185.5億,自由現金流為-49.2億。
不過在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公司也并沒有忘記用真金白銀回報股東,2021年公司計劃現金分紅5.1億,占當年歸母凈利潤的31%。
事實上公司上市18年以來,從未間斷分紅,現金分紅和回購金額合計72.2億,其中現金回購(并注銷)11.4億,累計回報股東金額是累計募集資金金額的1.3倍,是累計歸母凈利潤的48%,回報股東力度大,兩個字:厚道。
2021年金發科技利潤下滑較大,與原材料價格漲價以及防疫產品盈利能力的理性回歸有關。公司的核心業務改性塑料和新材料業務維持著穩定的增長,基本面變化不大。
雖然2021年利潤大幅下滑,但仍是除2020年外利潤最高的年份。
整體來說,金發科技是一家專注主業、對股東厚道的優質公司。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云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關鍵詞:
同比增長
大幅下滑
工程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