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部于4月25日表示,由11家合作伙伴組成的財團打算研發“電池護照(battery passport)”,以追蹤歐洲電池的相關成分含量和碳足跡。

該財團包括車企和電池制造商,如寶馬、優美科、巴斯夫,并且已經獲得了820萬歐元的政府資金,用于制定收集和披露電池相關數據的統一分類和標準,而這些標準和分類或將很快成為歐盟的強制性規定。
據國外媒體介紹,該法規要求電池護照顯示電池包含的碳排放量,符合道德生產標準和回收含量水平,將適用于所有在歐盟制造或投入使用的電池。
此前歐盟委員會曾提議,要求電池和汽車制造商公布自2027年1月1日起生產的任何電池中回收材料的數量。提案還表示,從 2030 年1月1日起,這些電池必須包含至少12件回收鈷、85件鉛、4件鋰和4件鎳。到2035年,這將增加到20%鈷、10%鋰和12%鎳。
關鍵詞:
德國電池護照
新能源汽車發展
追蹤電池碳足跡
歐洲汽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