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十多年,抗失眠藥市場終于迎來“新希望”。日前,京新藥業1類新藥安達西尼膠囊提交上市申請,是公司首個小分子創新藥。2021年京新藥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7.04%,目前在研創新藥械共有11個,聚焦精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兩大千億市場。其中,6個創新項目處于臨床階段,EVT201膠囊、降血脂改良型復方新藥預計近3年內獲批上市。

首個抗失眠1類新藥報產!京新發力55億市場
4月24日,京新藥業發布公告稱,1類新藥安達西尼膠囊上市申請獲得CDE受理。安達西尼膠囊是公司首個小分子創新藥上市申請,標志著公司創新藥研發取得了里程碑進展。截至公告日,公司在該藥品上累計已投入研發費用約2億元。
安達西尼膠囊(EVT201膠囊)是治療失眠障礙的1類小分子新藥,是GABAA(γ-氨基丁酸A)受體的部分正向別構調節劑,選擇性作用于GABAA受體α1亞型,表現出高的親和性和中等強度的激動作用,可誘導快速入睡和維持睡眠。與傳統的GABA受體完全激動劑相比,在運動障礙、后遺效應、耐受性、乙醇相互作用、身體依賴性、記憶力損傷等不良反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EVT201最初由德國Evotec開發,2010年10月京新藥業與Evotec就該藥達成戰略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安達西尼膠囊既是京新藥業首個小分子創新藥,也是抗失眠藥市場首個國產1類化藥。
近年來,國內催眠鎮靜劑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催眠鎮靜劑銷售額超過55億元,同比增長10.96%;2021上半年其銷售額超過30億元,同比增長14.90%。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3大產品領跑市場,獨家品種大漲超300%
京新藥業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醫藥上市公司。2021年度報告顯示,京新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3.36億元,同比增長2.39%;扣非凈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5.49%。
主營業務中,成品藥收入19.02億元,主要受藥品集采降價影響,同比下降3.02%;原料藥收入8.18億元,同比增長1.94%;醫療器械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22.83%。
京新藥業藥品銷售圍繞兩大核心領域和兩個消化大產品,2021年精神神經(CNS)領域銷售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32%;心腦血管(CV)領域銷售收入5.20億元;消化領域銷售收入4.66億元,同比增長15%。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3個精神神經產品中標集采后市場份額迅速提升。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京新藥業的左乙拉西坦片、普拉克索片及緩釋片、鹽酸舍曲林片在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市場排名均是國產第一。
心腦血管領域中選第三批集采的匹伐他汀鈣分散片表現更為亮眼。年報顯示,京新藥業的匹伐他汀鈣分散片通過集采市場重構,低覆蓋省份快速增長,集采區域同比增幅超300%,部分抵消集采降價對收入帶來的影響。
匹伐他汀鈣是第三代他汀類藥物,是目前國際臨床應用中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效果較好的他汀類藥物之一。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匹伐他汀鈣銷售額超過20億元,已上市產品包括匹伐他汀鈣片和匹伐他汀鈣分散片。目前匹伐他汀鈣片生產廠家已有8家,而匹伐他汀鈣分散片為京新藥業獨家品種。
11個創新藥械在研,深耕CNS、CV兩大千億市場
近年來,京新藥業依托現有核心產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產品力領先的新藥管線,致力于成為中國精神神經、心腦血管領域的領先者。
2021年京新藥業研發費用為3.29億元,同比增長27.04%。公司圍繞精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三大管線,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差異化布局創新藥研發。
目前京新藥業共有11個創新藥械在研,其中6個創新項目進入臨床階段,EVT201膠囊、降血脂改良型復方新藥預計近3年內獲批上市。
京新藥業在研創新藥械
在精神神經領域,京新藥業重點布局癲癇、抑郁、失眠、帕金森、精神分裂等細分領域。其中,治療失眠的1類新藥EVT201膠囊已申報NDA,是該領域首個報產的國產1類新藥;治療精神分裂的1類新藥JX11502MA膠囊推進臨床Ⅱ期研究,研發進度領先同適應癥的1類新藥;治療帕金森的2類改良新藥普拉克索雷沙吉蘭緩釋膠囊已獲批臨床,為國內獨家。
在心腦血管領域,京新藥業重點布局血脂異常、凝血異常,持續關注心衰、卒中,持續構建產品力領先的新藥管線。其中,降血脂改良型復方新藥處于Pre-NDA階段,治療血脂異常的2168Z單抗處于Pre-IND階段,該藥可作為公司他汀類小分子藥物治療的有效補充。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消化系統及代謝藥銷售額超過1600億元,神經系統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銷售額均超過900億元。京新藥業專注的3個領域不但市場空間廣闊,創新研發格局也沒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領域競爭激烈。
關鍵詞:
抗失眠藥市場
獨家品種暴漲
京新藥業新藥
改良型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