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汽集團正式啟動壓力測試,一天后,其臨港乘用車工廠完成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下的首車下線。4月19日晚間,在停產3周后,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在微博發文稱:“感謝所有的關心與支持,向大家匯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今天順利復工。”

而正如蔚來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斌所說,“一輛車差一個零件都無法生產”,整車企業的復工復產離不開產業鏈上游企業的的保供支撐。
可以說,零部件企業的復工復產是上海汽車保供的重中之重。在上海汽車業“靜默”的日子里,各零部件企業為保供而付出的努力,一刻都不曾停歇,他們的貢獻與訴求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滬上車貴 一車難求”
“這次樣件總算能發出去了,只是需要我們自己高價搶‘車’。”就在《中國汽車報》記者撰寫本報道的前一周,曾吐槽連樣件都發不出去的上海某零部件企業負責人楊園(化名),話語中透露出一絲釋然,同時仍有一些無奈。
某發動機企業上海區總經理也告訴記者:“我們的客戶為公司在滬員工支援了一點生活物資,一單運費就將近500元。”
從眾多受訪人士的反饋中,記者發現,物流緊張所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仍是目前上海汽車業恢復生機的主要“卡點”。
某零部件企業上海工廠廠長王偉(化名)對記者表示:“現在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物流問題。”據他介紹,由于運力緊張,導致客戶的貨送不出去,工廠所需的原材料也運不進來,物流成本急劇攀升,達到了平時的30倍。即使高價求車,也難以找到足夠的運力。
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的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全國互認,實行“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
“我們拿到了往返蘇州的通行證,這樣昆山的供應商就能送來原材料。公司還辦下來一張往返安徽和上海的通行證,可以將上海的成品送往安徽工廠,再從安徽把貨物發運給全國的客戶。”保隆科技總裁張祖秋對記者說。
“政策是好的,可是物流緊張目前還沒有得到緩解。”王偉直言,各家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盡量不耽誤產品交付,一些著急使用零配件的客戶依然要上門自提。
“一些好的政策還沒有‘傳導’到地方,(運輸)手續還是復雜,相關的要求太高了,既限制入口,又限制時間。”江蘇超力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竟啟告訴記者,“現在,像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情況還算比較好,能夠保障通行證的數量,但小企業都要排隊拿證,一天只能辦理有限的通行證。申請通行證需提前準備好車輛和駕駛員,以備遇到突發情況。如果駕駛員因故不能出發,之前的申請就無效了,運輸只能中斷一天。而且,更改卡口、車輛等也會導致通行證無效。不少地方各自為政,如果確定要在全國范圍推通行證,就抓緊統一起來,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
楊園補充說,有卡車司機反饋,核酸檢測過于頻繁,而且有些地方并不互認,因此浪費了大量時間等待核酸結果。要是遇到堵車導致核酸檢測證明過期一點時間,他們還要面臨被勸返的風險。
“現階段的要求是車輛閉環管理,造成司機無法在目的地拉貨,所以空車回去的成本就要攤到用車企業身上。而且,司機每天排隊堵在高速卡口,吃喝拉撒全在車上工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還有被隔離的風險。”吳竟啟說。
恢復物流是當務之急
無論進廠的原料,還是出廠的成品都需要大量運力保證穩定運行。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為,對于汽車業的復工復產來說,當務之急是盡快恢復物流運輸。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交通運輸部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梳理,發現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層層加碼的問題比較突出,貨車通行依然困難,有的地區對來自高中風險地區所有地市的貨車采取一律勸返、一刀切的管控措施;第二,防疫檢查點設立不合理,公路的出入口擁堵比較明顯,個別地區擅自在高速公路違規設置防疫檢查點;第三,部分高速公路主動脈中斷,交通公路運輸不暢,一些地方擅自關閉高速公路。還有一些樞紐的急速運不暢,從業人員負擔加重等問題。
“我們雖然沒有停產,但物流一直是艱巨的挑戰,成品的發運、外省物料的進入困難,運輸過程中有很多不通暢的地方。公司也采取了一些針對性措施,比如將成品改從寧波港出口。”張祖秋對記者說,“疫情在全國多地散發,有些地方出現層層加碼乃至封城的情況,也進一步影響了產業恢復。”
為了解決運送貨物的問題,王偉不得不采取迂回戰術,將遠程物料先運至上海周邊地區,再就近找車輛運輸。“可惜的是,一旦一批貨物運抵上海,司機的行程碼就會‘帶星’,也意味著無法離開上海去別的城市運輸下一批貨物。而且,疫情走勢目前仍不明朗,我們難以制定明確的原材料采購計劃。”
“還有就是對不‘帶星’駕駛員的爭搶加劇了物流緊張,上?,F在只有防疫物資能運出來。”吳竟啟介紹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公司將進口芯片改為深圳報關運進來,需要出口的集裝箱也改為從鎮江港運送。
首批“白名單”企業公布
近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公布了第一批重點企業“白名單”。在首批666家企業中,與汽車相關的有200多家。除了上汽大眾、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特斯拉等整車制造企業外,大陸集團、寶山鋼鐵、電裝、采埃孚、法雷奧、佛吉亞、舍弗勒、福耀玻璃等零部件供應商也進入首批復工復產重點企業“白名單”中。
密集出臺的系列幫扶政策讓張祖秋看到了更多希望:“汽車產業鏈很重要,長三角也很重要。只有大家一起復工復產,整個產業鏈才能真正運轉起來。目前‘白名單’出臺,使得復工復產企業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是一個利好信號。”
特斯拉方面表示,其零部件還有一周左右的庫存,目前正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推動100多家供應商復工復產,并暢通物流鏈。
疫情已先一步有所好轉的長春也在加速汽車供應鏈的復蘇。4月11日,吉林省工信廳廳長孫簡表示,中國一汽已于當日全面啟動復工,同時首批47家零部件企業正有序復工。
據楊園介紹,近日,該公司部分客戶組織了供應商復工復產線上動員會。4月18日,上汽集團發來了《供應商通行證的申報表》,要求供應商提交防疫承諾書、物流車輛信息和駕駛員信息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
針對汽車供應鏈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正式上線了“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將征集全國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當前面臨的實際困難,以及時協調解決。通過該平臺可對復工復產、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進行信息交流,建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問題訴求與反饋機制,以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問題。
“政府相關部門推動物流暢通和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對汽車行業產能恢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層面的政策發布有助于指導地方政府、企業制定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疫情防控政策,有了好的政策輔以高效、統一的防控手段,進一步打通物流通道,企業產能恢復也就水到渠成了。”吉孚動力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供應鏈“牽一發而動全身”
“雖然上汽、特斯拉已率先復工,但就上海目前的條件來看,車企恐怕還不能實現批量生產,預計要等到5月,而到6月才有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張翔認為,“比如新能源汽車,每輛車的零部件大約一萬多個,包括一級、二級在內的核心供應商大約幾百家,拓展到三級、四級、五級供應商,達上千家,整個供應鏈極其復雜。生產停滯這么久,供應鏈的恢復需要時間。”
汽車產業鏈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特別是本輪疫情暴發地上海和長春,更是全國汽車重鎮。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2.8萬輛,上海市汽車產量達283.32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10.68%,位列全國第二;吉林省汽車產量達242.41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9.14%,排在第三;二者合計占據了全國汽車產量的近1/5。
張翔用“量大質優”形容上海汽車產業,當地不僅擁有嘉定、金橋、臨港新片區等重要產業基地,更是聚集了國內外眾多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較大的有上千家,小微企業達2萬多家。“此次上海暴發疫情,給整個汽車產業鏈帶來的沖擊不小。比如,安波福給全國大部分整車企業供應線束,博世ESP在自主汽車品牌車型上應用廣泛。”他說。
保供是整個汽車業的主要訴求,特別是在疫情之下,早一步到貨,就意味著早一步復產。
“此前有某家重要供應商因疫情影響了產能,焦急的車企客戶甚至自己帶著貨車等在人家門口。目前,要不是車企的不少員工被封控在家,否則供應商的工廠里肯定少不了催貨人。”楊園告訴記者。
吉孚動力相關負責人介紹稱,該公司身處測試服務行業,測試過程需客戶的參與,測試樣件則要往來運輸。上海的疫情給他們的客戶,尤其是上??蛻粼斐闪艘欢ㄓ绊?,且隨著疫情的延續,已出現樣箱無法運輸,測試服務無法交付完成的情況。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個人公眾號上就今年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情況發文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各省生產數據,上海市和吉林省各占全國生產的11%左右,且上海部分企業的生產滿負荷運轉;但4月核心地區的乘用車產銷將受到較大影響。由于汽車產業鏈長,協同要求高,核心生產和物流基地的停產輻射范圍更廣,4月的車市產銷壓力可能很大。
一場全力保供的攻堅戰
記者了解到,上海的一些汽車零部件工廠,在3月初就實行了閉環生產,保證了一部分產能。
“目前,公司已嚴格按照防疫要求,積極保障客戶試驗的正常開展,希望可以盡快建立通行證互認、核酸檢測結果互認體系,在保障民生物資的基礎上盡快恢復物流通道。暢通的物流渠道將是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大助力,而企業復工復產也能反哺行業和社會,盡快恢復經濟秩序。”吉孚動力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面對當前物流不通暢的情況,該公司利用AIS遠程智能系統,降低客戶現場調試的依賴度,通過加強溝通讓測試服務得以延展;同時,選擇蘇州當地的供應商提供配套,降低疫情管控對物流與原材料采購的限制。
王偉介紹說,從3月開始,該工廠已有部分辦公室員工實施居家辦公。封控開始后,許多員工進入了“吃住在工廠”模式,工廠實現不間斷生產。
據了解,在共同保障產業鏈穩定和重點企業運行方面,近一段時間來,蘇浙皖三省和各重點城市組建工作專班,積極對接上海重點企業提出的配套供應訴求,全力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產、供應對接,暢通核心零部件、關鍵原材料等跨省市運輸,支持重點企業持續生產。比如,江蘇省泰州市支持幫助上汽集團、特斯拉在當地的供應鏈企業復工復產并辦理運輸通行證。再比如,蘇州、泰州等地為上海華虹、中芯國際等集成電路制造企業車輛進出當地提取原料,給予重要的通行便利。
同時,上海也加強協調服務,支持蘇浙皖三省重點企業供應鏈在滬配套企業抓緊復工復產。三省一市將進一步優化供應鏈保供“白名單”,推動跨省市名單共享和雙向互認,抓緊在長三角地區試行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及其異地配套供應企業“白名單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動長三角全產業鏈式協同復工復產。
“對于汽車產業鏈來說,停產時間越長,復工的困難就越大。因此政府可考慮出臺政策,幫扶有困難的供應商,摸排一級乃至五、六級供應商的經營風險,確保零部件供應。”張翔說。
關鍵詞:
上海復工企業白名單
特斯拉上海復工
車企工廠閉環復工
上汽集團壓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