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港、青島、寧波等地港口棉花貿易企業反饋,4月份以來港口保稅+非保稅棉花庫存持續上升,部分位置較好、收費相對偏低的倉儲庫庫容緊張,壓力逐漸回升,部分國際棉商、棉花企業紛紛提前20-30天預訂保稅庫“占坑”;有些倉儲庫受疫情防控升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人工等支出增長等多方面影響,近期有小幅上調倉儲費的打算。

青島某棉花進口商表示,近一個月來港口棉花庫存持續增長、庫容吃緊的原因可歸納為三點:
一是除了按合同3/4月份抵港、入庫的2021/22年度美棉、印度棉數量明顯增長外,2021年下半年因美國西海岸港口貨物嚴重堆積、疫情下工人短缺引發大量簽約的美棉合同被迫延期裝運、推遲交貨,隨著2022年一季度美棉發運能力迅速恢復,合同重新啟動,二者疊加下,港口排隊申報、入庫量較大。
二是因2月下旬青島等部分中國棉花主港疫情偏重,大部分倉儲庫出入庫業務減少甚至停擺,造成外棉從申請到入庫時間明顯拉長(部分涉棉企業反映因卸貨不及時而生產滯納金);隨著近期各倉儲庫業務重啟,外棉入庫量短時快速上升。
三是由于1%關稅(含滑準關稅)下美棉/巴西棉與內地庫新疆棉報價持續“倒掛”,外棉競爭力不強,中國棉紡織廠、中間商詢價/提貨積極性偏低(除少量剛需補庫外),市場表現冷清。
江蘇、山東等地的涉棉企業分析,隨著近兩個交易日ICE棉花期貨各合約再次大幅反彈,基金或借機炒作美主產棉區天氣、印度本年度放開棉花進口、俄烏沖突加劇等等因素,拉動盤面上試十一年高點144.78美分/磅,逼倉殺空的情緒濃重。因此中國各主港外棉庫存“入庫多,出庫少”的情況將繼續,直到5/6月份“棉滿為患”。
關鍵詞:
港口棉花庫存增長
進口棉價最新
棉花進口價格
美棉價格報價